给童年留下一首诗
——琅小分校天润城小学隆重举行第四届诗歌节之润园诗词大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25 16:24:35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诗词经典,打造诗意润园,推动“儿童诗意生活新样态”特色文化项目建设,4月24日下午,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在北校区报告厅内隆重举行第四届诗歌节之润园诗词大会。中国管理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余潇副所长,南京机关作协邹雷主席,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洪超主任,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李传斌主任、张明科长,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周强书记、钱淑云部长,琅小分校天润城小学张国民校长、杨彪书记,全体教师及部分家长、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诗词大会以“给童年留下一首诗”为主题,分为“春时、今日、明朝”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春  时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五4班的同学们一曲《小雅·鹿鸣》,筝歌和鸣,诗词吟唱,为本次诗词大会拉开了序幕。张国民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他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张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坚持守望儿童诗意生活,保护儿童诗性,未来也将继续怀揣诗意教育梦想,在孩子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引领儿童达到诗意的远方。随后,马原副校长就诗意润园建设进行微型汇报,阐明“诗意润园”有一个既回归又前瞻的主语:真实、具体、丰富的儿童;有一个既鲜明又凸显的核心:让儿童的“诗意”立起来;有一个既灿烂又挑战的实践:在更大的坐标上讲述儿童的故事。给童年留下一首诗,旨在让更多的儿童、更生动的故事、更诗意的教育在“诗意润园”演绎精彩。接着,刘雪泉老师和四5班孩子们带来师生短剧《我们与诗歌》,分享孩子们在诗歌节活动中读诗、学诗、研诗、写诗的收获与成长。

篇章:今  日

  接着,进入本次活动的重要时刻——揭牌仪式。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青少年诗词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特授予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儿童诗人之家”称号,中国管理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余潇副所长、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李传斌主任为“儿童诗人之家”揭牌。在润园,诗就是润园儿童的生活。五10班全体同学带来原创诗歌朗诵《润园,花开的地方》,三1班同学们带来诗歌合唱《小池》,在轻盈的身姿、悠扬的曲调中,感受意境之美,诗词之美,文化之美,中华之美。

篇章:明  朝

  “诗歌节”已经成为了润园的一张名片,是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在“诗意润园”诗歌创作赛中,学校师生、家长们积极参赛、踊跃投稿,将诗情画意凝聚成润园诗集中的一首首精彩诗篇,领导和专家们依次为诗集入选的教师、家长和学生颁奖。期间,学生及家长代表带来了原创诗歌朗诵《喜欢》《亲爱的小孩》,展现了浸润在诗意教育中的润园学子的风采,以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认可。随后,四(2)班孩子们朗诵《中华少年郎》,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有梦在今朝,我辈少年,恰是当今中国之未来,中国之希望。接下来,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洪超主任对本次诗词大会做了精彩点评,人生如诗、校园如诗、创造如诗,孩子们在润园读诗、研诗、学诗、写诗,过着诗一般的生活,就是最美好、最幸福的童年生活。南京机关作协邹雷主席高度赞扬了诗歌节系列活动,并希望琅小分校天润城小学坚持举办诗歌节,传诵中华经典,传承优秀文化。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李传斌主任进行讲话,他对学校诗歌节系列活动给予了肯定和指导,并提出三点期待:希望学校秉承“天性有致 润德无声”的核心理念,鼓励和培养了解、欣赏、参与、体验诗歌,热爱和传承诗歌,树立文化自信;希望学校以诗歌节为契机,实现诗歌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的有效融通,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育人的品牌;希望孩子们在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中,成长为饱读诗书的儒雅学子。最后,三6班孩子们带来诗歌朗诵《写给未来的你》,为活动本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本次诗词大会以诗歌为载体,让诗意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滋养、生长。给童年留下一首诗,正是用诗意的方式表达童年,润泽童心,不断抵达着儿童,抵达着教育,抵达着生命的诗意。(撰稿:夏晓梅 审核:马原)

c317ab289ec54149bc2be26f62bfc7a8.jpg

e601522e387144ea957cd2e333b4523c.jpg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