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  实践新课堂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课例研讨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13 18:31:14 浏览次数:30 【字体:

稻海翻腾金色浪,高粱风涌赤红帆。在这样一个处处散发着美丽希望的的季节里,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进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学习与实践,探索“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实施路径与策略,进一步提高学校语文教师专业素养,2022年10月12日上午,周婷工作室主题研讨2022系列活动在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北校区隆重开展。本次题为《学习新课标 实践新课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课例研讨》的教学研讨活动,特邀正高级特级教师、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刘红,正高级特级教师周婷莅临指导,张国民校长、刘倩副校长及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

活动伊始,琅小分校天润城小学青年教师赵灵玉执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20课《雾在哪里》。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赵老师激趣导入,与已学课文《我是什么》勾连,用“小雨滴”串联出“雨字头”的字,通过韵文“遇雨歌”,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的语用规范。赵老师在教学段落时随文识字,从字到词再到句子,层层递进。利用归类识字、换词理解、联系生活、说文解字等方式渗透识字的方法,从字理入手,着眼于汉字背后的文化,让学生感受汉字中的魅力,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与自豪,将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转化为真实的教学行为。教学中设置“雾还藏起了什么呢?”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尝试用“无论……还是……都……”说话,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基础。

随后,夏晓梅老师开展以《“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理解与实践》为主题的微型讲座。夏老师从整体思考、内涵解读、内涵分析、呈现视点四方面出发,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应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主题为引领、以任务为载体的见解,重点强调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基础地位,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积累语言材料,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夏老师的讲座让老师们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紧接着,刘红特级教师对教研课进行了指导,首先肯定了赵老师将识字与写字教学贯穿整节课,环节十分流畅。刘特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授课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要层层递进,让学生领悟其中的规律;其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时刻研究课文表达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教学内容;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进行反馈评价,尤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最后刘特对老师们提出建议,语文课堂应与学生的未来挂钩,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最后,周婷特级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周特称赞赵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精细、精心、精准”的课堂,夏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简洁明了、条理清晰的讲座。结合新课标,周特指出在语文课堂中,要落实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需要做到明晰任务群的内涵、理清任务群的关系、选取合适的路径,明晰任务群的章法,在字与文,情与境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张国民校长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赞扬,张校长表示本年度学校语文教研活动要依托周婷特级工作室2022年度“学习任务群”系列活动来开展,在专家助力下,语文教学道阻且长,需要各位教师潜心学习,精心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探寻“学习任务群”的碧海之上,语文组教师携手共进,立足新课标,把握新方向,实践新课堂!(撰稿:张颖 一审:安洁 二审:朱长春)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