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润·成长”新生家长系列微课程
——如何进行家校沟通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19 19:54:15 浏览次数: 【字体:

“最好的教育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家校协同教育是对孩子最好的助力,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方式和效果可能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效果。作为一年级新生家长,我们该如何与老师进行家校沟通呢?

b3b19e6d7d574d4495881623e05be05d.png

一、家校沟通时要注意什么
    当老师主动找到家长反映孩子和问题时,家长既不能当众责骂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老师,要客观分析孩子的问题,与老师共同协商,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当孩子回家“学舌”时,家长要保持冷静,要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沟通。切勿在没有清楚了解情况时,对学校、老师、其他家长和同学妄加指责。这样会使孩子在学校的关注点产生偏移,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要尊重老师的专业与经验,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信任老师的爱心及为人。只有肯定老师的心血及付出,在孩子面前树立老师的威信,这样才能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
    二、如何对待孩子们之间的小摩擦
    首先,您需要与孩子沟通,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指导孩子尝试用协商、交换、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
    其次,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向老师了解情况后应先分析自己孩子的行为,然后再与对方孩子的家长沟通。双方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帮助孩子化解矛盾,使其和谐相处。
    处理孩子之间小摩擦的原则是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家长要充分信任孩子之间的友谊,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处理矛盾,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此,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为他人考虑的习惯。遇到一件事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分析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教会孩子识别他人的情绪,比如识别高兴、难过、激动、骄傲、沮丧等。在具体的情况下和孩子讨论不同人的感受,让孩子学会共情。
    当生活中遇到一些情绪上的困难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出解决方法,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e3bcee0b13e34089afac6a3f0c2218da.png 

   引导孩子学会做决定,也会逐渐明白每一个选择背后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行为也同样会给他人带来的不一样的后果,也就不会随便发脾气和任性了,如此一来也能提高孩子处理矛盾的能力。
    三、如何配合老师做好班级建设
    遵守学校的进校时间和作息时间,按时接送孩子,不要过早将孩子送到学校。接送孩子要到学校规定的集散地,接走孩子要跟老师打招呼。
    学校需要家长协助完成的工作,要负起责任来,认真按要求去做,帮助孩子尽早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学习整理书包、保管文具、自己背书包等事情的正确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自理能力。每天督促孩子检查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是否准备齐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长要经常与孩子交流一天在学校中的学习和生活,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困惑等,并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

fcb54c92d1ed43209190618b0655c1f5.png

    家庭环境千差万别,每位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但家长和教师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愿望是相同的。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互相配合,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拥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才能形成,孩子的成长才会有好的保障。撰稿:陈玉珍 一审:宣萍 二审:周亮)

0c0b10bc69ed48818771e35a4b390060.png

陈玉珍老师,区德育学科带头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精耕细作,精细管理,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以爱为桥,倾心教育。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