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园家长 您有一份家长假期指南待接收
寒假来了,“神兽”出笼,家长请接招
经历了特殊、紧张的一年,学生们迎来了别样的寒假生活。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怎样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假期成为了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
寒假期间,休闲、玩耍是少不了的,但一定要有节制,否则,非但不会收到休息的效果,而且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个性特点,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假期规划,帮助孩子安排好他们的假期生活。
帮助孩子心灵成长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具有重大的教育责任,家长的行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家庭教育作用十分关键。
给孩子付出的机会
马丁塞利格曼曾说过:“获得幸福的方式是发挥优势和美德。”在父母有困难的时候,给孩子参与帮助的机会,能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同时增进亲子联结。
和孩子进行积极沟通
多倾听孩子对事情的想法与感受,同时给予适当的反馈,而不要只是一味地发号施令。父母能够倾听自己,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以及能够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性力量,本应是孩子心中最安全的地方。
创设积极的情绪氛围
父母尽可能地营造温暖的、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虽然有时或许因意见不同,冲突在所难免,或是因为父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但请父母一定及时觉察自己,管理好自己情绪,及时阻断焦虑以免感染孩子。若是已经咆哮,也请在事后与孩子解释,是自己的情绪作祟,并不是孩子不够好。
帮助培养抗挫能力
培养孩子正确面对失败也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课。行动是最好的榜样,如果我们父母能做到坦然正视失败,并愈挫愈勇,那么孩子的抗挫败能力一定不会差。同时,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在孩子遇到失败时,给予孩子一个拥抱,共情他的感受,并给出建设性的反馈或鼓励,分析正确的处理方式,这样孩子的抗挫能力与行为能力都会提升。
帮助培养社交能力
随着孩子长大,同伴的影响力会远超父母。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的机会,学会与别人相处,学会倾听,学会真心相待,找到发泄负面情绪的窗口。
引导积极归因方式
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很大部分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评价。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严禁人格侮辱与贬低孩子,也不能夸大其词地表扬孩子,最好的做法是客观评价。当孩子说“我不行”时,要帮孩子认识到不是“人不行”而是“这件事情没做好”,鼓励孩子改变措辞,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让孩子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这也有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
优势大作战
这与大人的反馈息息相关,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负面行为,也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玩游戏,每天发现对方身上2个闪光点。养成习惯后,孩子就会更容易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人际关系会得到提升,相应的幸福感也会提升。
最后附上心理老师们给家长们的期末建议:考试归来的“黄金五问”
相信通过各位家长正确的引导和陪伴,孩子们一定会在浓浓的亲情滋养下度过一个平安、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并能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新学习任务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