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课堂”理念下的教学评一体化
——琅小分校天润城小学承办江北新区高段语文全员培训活动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秉承“唤醒课堂”的核心理念,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着重强调了学生的核心地位,致力于唤醒学生内驱力、思维力、自省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实现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的双重提升。2025年1月2日下午,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承办了以“‘唤醒课堂’理念下的教学评一体化”为主题的江北新区高段语文全员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杨德铸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胡红校长莅临指导,琅小分校天润城小学张国民校长及全区高段语文老师共同观摩研讨。
首先,琅小天润城金梦云老师执教《少年闰土》第一课时。金老师以书为桥,带领六(1)班的学生穿越时空,和鲁迅先生对话。课堂条理清晰,设计“理解词语 发现不同”“整体感知 梳理脉络”以及“回顾瞬间 读写结合”三个学习任务,在感受闰土聪明能干、淳朴善良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
接着,琅小天润城赵灵玉老师执教《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赵老师用自己超强的语言表达、精致的课件板贴,带领六(10)班的学生一遍一遍地读诗。从起初的读出节奏、韵律,到最后的感情诵读,赵老师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联结丰富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含义,体悟鲁迅精神。整节课节奏紧凑,语言丰富灵动。
随后,金老师和赵老师结合执教的两篇课文进行说课展示,她们分别从设计理念和教学流程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设计,分享了教学结束后的真实感受。
精彩的教学展示后,琅小天润城夏晓梅老师开展《唤醒·润学: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建构》主题汇报。夏老师从“内涵辨析”“整体架构”和“呈现视点”三方面出发,指出教师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语言,注重鼓励学生;精准解读“唤醒·润学课堂”核心理念、课堂模型、教学模式;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实践,具体阐释了“唤醒·润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呈现视点。
江苏省特级教师胡红校长进行了高位的指导与点评。胡特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两位老师都能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自学和互学中,与文本、角色和作者产生共情。接着,胡特深度解读了“唤醒课堂”的内涵,指出: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唤醒,对学生思维的唤醒,对学生情感的唤醒,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唤醒,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唤醒。胡特的指导如春风化雨,温暖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田。
最后,杨德铸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杨主任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默契,用语文的方式教学,带给学生一定的认知;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反馈,要有“唤醒”的过程。
每一次学习,都是能量的积蓄;每一次蓄能,都是为了下一次的前行。让我们在唤醒课堂的理念下,将“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常态化的课堂实践中,以爱为笔,用心为墨,让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撰稿:叶倩 一审:夏晓梅 二审:马原 三审:张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