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是的!我们可以终结结核病!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是的!我们可以终结结核病!”。
肺结核是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还会伴有痰中带血、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痨病、肺痨)早已经销声匿迹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作为我国的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肺结核仍然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肺结核密切接触者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而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当他们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都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因此,和他们接触时就有可能被传染上结核分枝杆菌。
在我国,通常将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在其确诊前3个月至开始抗结核治疗后14天内有过直接接触的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归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
一般根据密切接触者的身份将密接者分为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家庭成员)和家庭外密切接触者(同事、同学等)两类。
如何判断密接后的自己是否被感染
如果发现自己成为了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不必过于紧张,尽早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的密切接触者调查,接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的筛查。
如若检测结果是阴性,不要掉以轻心,结核分枝杆菌是一个很狡猾的敌人,现有的方法未必能很快就捕捉到它的踪迹而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大家应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并按照医嘱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
如果通过调查后发现已经出现了肺结核的可疑症状或者被定义为疑似患者,将会被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和后续规范治疗。还有一种情况,感染检测是阳性但是没有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这个时候就属于潜伏感染状态了。
如何看待“潜伏感染者”
全球平均每4个人当中就有一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长期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其中5%~10%可能会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并不是所有的潜伏感染者都会发病。
肺结核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如果您是结核潜伏感染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体检,警惕结核病的发生。
预防性治疗可以减少发病风险。该治疗是针对近期感染者或者潜伏感染高危人群开展基于抗结核药物或者生物制剂的预防性干预。它可以使潜伏感染的发病风险下降60%~90%。当然,最终使用哪种方案进行预防性治疗,是由医务人员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予推荐的。(撰写:耿夏丽 一审:彭芳 二审:韩杰)